記錄社區人文 徐璟蓉2013年5月底收錄
2011年02月13日下午3:52拍攝此相片
102歲妹妹(邱李癸妹)向108歲姐姐(阮李繼妹)拜年
當時姐姐午覺剛醒來,坐在公廳裡,玩著小兒子幫她準備在桶裡的小動物。妹妹和子孫們來訪,這一刻畫面,正好我坐在對面,也是我最後一次看到姨婆。
姨婆給我的印象是樂觀、易親近可聊的長輩。

邱李癸妹
出生於民國前二年農曆六月十三日苗栗縣通霄鎮楓樹里瀾窩李家,排行老三,上有兩個姐姐,下有四個弟弟一個妹妹,父母皆享年九十幾歲,世代務農。直到二十六 歲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於大甲鎮打鐵庄,為邱乾白先生之續絃。與夫結聯褵十年後,其夫便撒手人寰,自此母兼父職挑起整個家庭重擔,獨自撫養五位子女。
隨著子女成家立業、兒孫成群,臺灣的環境也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她即使年已八旬,仍不甘在家養老閒散,到附近一家皮包廠打零工。時光荏苒,進入講求 效率的工商社會,她還是一稟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家中做家庭代工,即使遭遇工廠倒閉被積欠工資,仍處處展現客家女性的韌性,從未埋怨,默默地操持家務。
生活起居皆自理,她總說「人有一口氣在、凡事就要勞動」,對於子孫兒媳,總是疼愛的多,要求的少,鮮少麻煩子孫,即使到了九十餘歲高齡,仍健步如飛帶年幼 的曾孫搭公車回娘家、探訪親戚。她雖不識字,談笑間卻充滿智慧及幽默,往往令人在談笑風生間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收獲。
九十多歲才從職場退休,處處為家人著想,一點一滴將她的畢生精力全都奉獻予家庭,百歲嵩齡腿力過人,仍會縫紉操作針車、修補衣服被單、做衣服、每天煮一桌 的早餐給孫子們吃(因為兒子、媳婦已歿)。直到一O一歲跌倒(開始用輔助器行動),即使跌倒之後,仍不忘關懷子孫,體力許可時,仍自行飲食、行走,將美味 食品留至週末子孫回家時,一同享用。
2013/04/05上午因心臟衰竭,經緊急送醫急救罔效,返家後於下午八時五十分安祥辭世,享嵩壽一百有四齡,堪稱福壽雙全、功德圓滿。2013/05 /01出殯日,二弟李傳發(98歲)、三弟李傳盛(95歲)、小弟李傳貴(92歲),出現在臺中市大甲區邱李癸妹告別式會場。

Categorie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