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搜尋此網誌

顯示具有 活動紀錄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活動紀錄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Posted on 2019年12月29日 星期日
2019年12月28日第一屆《守護兩公里淨土》聚會
烘爐崎鄰居.穀東們.旅行小市集~*~展現協力的火花~*~難怪拍攝記錄的人也瘋狂
老天爺的祝福~給我們美好的一天 & 天空的大冠鷲也好奇地上發生什麼 ! ? !
*** 親愛的穀東們一早8點半,由@洪維鋒 老師帶引上山走讀兩公里淨土。
*** @旅行小市集 帶來多元的特色,讓烘爐崎鄰居打開視野,想想可以在烘爐崎市集做什麼!
*** 新朋友來到烘爐崎生態,深入一步了解石虎棲地,除了自己~互相喚醒每個人看見環境!
就像空氣!民主!幸福!
需要守護的行動才有機會享有幸福日子
邀請大家持續協力明年見!
和你預約:2020年11月的第四個週六《第二屆守護兩公里淨土聚會》
期待明年的「烘爐崎市集」~ 旅行小市集到烘爐崎市集!














更多請點入網址
Read More
Posted on
Read More
Posted on 2019年10月26日 星期六
守護兩公里淨土的方法之一
里山生態裡有很多天然資源
你看見了嗎 ?
如何將天然資源化為生活裡
你動手了嗎?
推「自然建築」是想人們看見環境
我們的環境裡現有的資源
只要你願意動手 !
五年來我們有石虎窯生態廚房、有小泥窩
烘爐崎生態裡大部分都可以…
可以讓你發揮創意 !
我們和 #野地森活 團隊一起協力
期待烘爐崎里山生態讓人生活的舒服
( 請點進去 ) 野地森活 - TOUDEI https://www.facebook.com/BestToudei/






















Read More
Posted on 2019年8月4日 星期日
[ 敬請轉貼 ]讓大家知道每一個人都可以為台灣生態解決問題&盡一份力量,集合小我的有限化為大我。
***8月3日在新竹綠市集,遇到禹彤一家人,聽著「守護兩公里淨土」募資行動的意義,爸媽的認同引領孩子對石虎棲地的了解,用行動參與石虎保育,孩子選擇(如圖)支持守護兩公里淨土的經費,這一刻令烘爐崎親子生態農園感動且溫暖(為了永續,選擇用在地人可以募資的做法,才能夠長出力量~守護兩公里淨土。)更多資訊請到「守護兩公里淨土」公開社團募資回饋品
***收支整理:從2019年初陸續購買《當萝想遇見里山》-提撥售價10%贊助台灣石虎保育協會、90%贊助社區守護兩公里淨土基金,在12月底透明公開,感謝大家在各界支持石虎保育行動。
***截至目前收集資源:關於在地文化,發現有位前輩可以訪談,家庭𥚃無人力&時間轉成文字。這一部分「在地文化記錄」工作,期待有緣人出現,為在地留下文史。
***募資行動𥚃,透過觀察,看見需要解決的共同連結問題,也需要人才&經費,讓守護兩公里浄土」行動,從源頭整合,讓生態、生活、生產、生存,一步步落實而非口號。


邀請你加入「守護兩公里淨土」公開的社團,邀請大家一起來,讓台灣的生態能夠有機會留住烘爐崎生態。
點進網址


Read More
Posted on 2019年7月28日 星期日
手工收割黑糯米稻子
一清早
專業農夫在不熱時打田
打田聲融入清晨的鳥語
環顧四周的田區
(七月是第一期農作和第二期農作非常忙碌的月份)
每塊田的做法不同耕種
有打田種水稻~準備種二期稻子
有收割完稻子~等待種雜糧
有已經插完秧苗~秧苗正在適應環境
有手工收割稻子~接力完成的學習
老天爺給我們精彩的一天
前一晚看氣象得知週六(7/27)11點下雨機率高
週六早上6點多藍天白雲
生物們早早醒來熱鬧到不行
平日習慣6點起床的農夫提早20分鐘也動起來
準備好手工收割的工具到田裡收割黑糯米
鄰居看見割稻~手癢下田三兩下割完四排的黑糯米植株(強)
回憶著說:以前我一個人,做一分半的田只要四個小時就完成收割。
現在「續航力下降」體力不行啦
10點多的炎熱空氣中吹來一陣一陣的涼風
心𥚃想著平日氣象預測準確率低(今天還真準)
於是先把割下來的稻子打穀&打包
還有六成未採收的稻子(面對上天的安排)
邊煮午餐、吃著午飯、天空烏雲慢慢移動
兩點多穀東親子家庭一來
農夫趕在雨沒有來的時刻帶引大家手工收割黑糯米稻子
電線桿上難得一見四面八方的鳥兒排排站(等待饗宴)
大人小孩努力的割稻~聽到媽媽和女兒的對話,讓孩子跟著割稻。
不一會兒,大家發現可以看見稻子𥚃有人⋯⋯
老天爺已經忍不住了,雷公用聲音啓動每個人的腳步,突然每個人的馬力加碼。
於是最精華的親子穀東家庭割稻畫面沒有人有空拍攝
因為~「接力」把已經收割的植株碾成稻穀、一旁把農夫預備好的遮雨布拿來蓋躺在田裡的稻子植株、孩子們也把自己的雨傘打開保護稻子植株(孩子選擇自己被雨淋濕)
裝稻穀的袋子裡跑出迷你小小動物讓孩子們著迷的忘記一切~~~
回顧四個月前,我們 [ 跟著雨走~2019插秧 ],收割的日子也是和雨連結。
相信大人小孩未來的記憶中,烙印著「2019年的插秧、割稻」是我們共同的記憶,用一張黑白的影像留下完美的句點。









更多請點入網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