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搜尋此網誌

Posted on 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淨化土地的機會令人興奮 觀察著氣象,好像這週是陰雨的日子,看著田裡土壤還濕潤。 一早準備2016年楓樹窩石虎米的田,加入自製環保酵素,活化土壤之外,也對空氣中飄來的污染給予淨化,期望在天地之間的多樣生物都能被呵護。  為了讓土地可以休息,以及讓他有足夠的養分,我們一年只種一期稻米,而另外一期種黃豆,去增加土地裡面的氮元素,在水旱作物輪種裡,讓雜草和蟲害降低,在水稻期間適時加入自製環保酵素,活化土壤之外,也對空氣中飄來的污染給予淨化,期望在天地之間的多樣生物都能被呵護。 ( 補充 : 在封閉地形的楓樹窩烘爐崎親子生態園裡我們做了200公升的40桶環保酵素,隨時散發負離子淨化著烘爐崎空氣。 ) 讓黃豆、水稻成為土壤的呵護者...
Read More
Posted on 2016年2月18日 星期四
一項加州大學的大型研究發現,有機農業由於輪作和避免單一化,副作用少一半以上。甚至對於豆科農產品來說,有機農業和傳統農業產量幾乎沒有差異。 …………… 在氣候變遷之下,有機農業甚至比傳統農業更具立足點。「乾旱時期,有機農業的產量往往比傳統農業更高」,因為有機農業用的糞肥保留了土壤中的水分。而許多地區很可能因為氣候變遷,嚴重乾旱的機會增加了。 ………… 有機肥料增加土壤中的碳,而密集農業則會減少之,惡化土壤侵蝕並降低生產力。一般而言,傳統農業的小麥產量遠高於無化學農業,但實際上小麥產量在50年間成長三倍後,已經停滯了20年。……………研究也發現有機農業對自然和野生物較友善,減少暴露於有毒殺蟲劑的機會。而且80%的有機農產品營養價值研究顯示,有機農產品營養價值較高,與糧食標準局意見相左。 ht...
Read More
Posted on 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
三年的心境揉在一起 花了一個早上修柳丁樹枝 要修的心情一直怕花苞長著了 我會看得心疼又不捨得修枝 一棵修完再一棵的柳丁樹 沒有去年那種來不及又不得不修的心情 因為前年沒修卻讓小小果實因擠在一起 果皮像孩子的臉處處是疤痕 三年的心境揉在一起 讓我修到最後一棵柳丁樹時才看見幾朵花兒 跟我會心的一笑 ...
Read More
Posted on 2016年2月10日 星期三
真感謝這三天協助收成黃豆的朋友們 從年初一 陸陸續續的採收黃豆 今天10號年初三 還是過年的氣氛裡 上午回鄉的老鄰居散步經過 助我們一臂之力 黃豆已經等不及了 採收時在眼前跳出黃豆給你看 過中午時耳朵聽見處處響起 下午佳仁老師一家人來幫忙採收黃豆 黃昏時田裡有好多散落的黃豆 一車車載回準備曬乾 今天收成大部分的黃豆 剩下小部分小農自己可處理 真感謝這三天協助收成黃豆的朋友們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807177559392756.1073741870.36...
Read More
Posted on 2016年2月5日 星期五
回溯有機農法源起 致力推動有機農業的台大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回顧,有機農法的發軔,可追溯到一九三○年代。奧地利哲學家魯道夫‧斯坦納(Rudolf Steiner)在講座中倡議,農場應減少外來物質的投入,自成一有機體,以生態永續原則運作。英國植病學者亞伯特‧霍華(Albert Howard)受印度小農啟發,寫成《農業聖典》一書,批判將土壤肥力化約為氮磷鉀化學元素的心態,強調「土壤、植物、動物和人類的健康乃為一體,不可分割。」 同時在東方,也有岡田茂吉與福岡正信等思想家推動自然農法,提倡有機不只是生產方式,更是種生活態度與精神追求。 但在二戰後,工業化農業卻更為盛行,主因是戰爭遺留的炸藥與毒劑,正好可作為氮肥與農藥的原料。糧食短缺的壓力更迫使世界各國以增產為發展目標,農藥化肥的投入迅速見效,遂如野火燎原。 直到瑞秋‧卡森(Rachel...
Read More